获奖成果简介
第十四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第十四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z6尊龙旗舰厅

 

 

140021   当代电影新势力:亚洲新电影大师研究   (著作)周安华(南京大学)等   

 

第十四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作为世界电影发展的沃土,亚洲新电影二十多年来,拙朴而不寻常。该成果以大师电影为透视焦点,从不同文化脉流勾勒当代电影新势力的“亚洲身影”。共八章分五部分。第一,以“变革时代伟大的变革之声”,阐明“新势力”东方镜像富有特质,其高度的个性主义和“作者意识”,成就了“高类型”电影“别样的美学”。第二,论述了韩国越南和伊朗新电影的现代性突围,从金基德“僭越表象下道德神话的建构”,到陈英雄“放逐者的母国情怀”,再到贾法-帕纳西“沉陷的私人空间”,亚洲新电影意味悠长,可谓顽强“逆生长”。第三,深入研究了当代华语电影的艺术逻辑,包括商业片舵手冯小刚、激情且自我的鬼才姜文、孤独吟者王家卫、暴力诗人吴宇森、天边哪吒蔡明亮等,从其漂浮、类型杂糅和电影哲学空间,挖掘了华语电影的新转型与大突破;第四,分析考察了印度和日本新电影大师如米拉-奈尔、卡伦-乔哈尔、北野武、岩井俊二等人,现实主义美学框架下的社会文化关怀、村社式社会勾画、“削落美学”风格和诗意沉默的镜头,由此探求亚洲新电影的“自我”气韵。第五,立体诠释了泰国和马来西亚新锐电影创作潜含的宗教观念、东方神秘主义、乌托邦隐喻以及个人怀旧式的集体记忆、颂扬与戏谑的后现代主义话语等等,对阿彼察邦、韦西-沙赞那庭、雅斯敏-阿末和陈翠梅等人的伦理观、现代性镜语予以了多视角审视。

 

140022   百年中国音乐史:1900—2000(著作)居其宏(南京艺术学院)

 

第十四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已经走过百年曲折历程,面对百年中国音乐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在音乐艺术不同领域纷繁的史料中,该成果摒弃“大而全”的史料铺陈架构,以“创作”和“思潮”为主线,统领和牵引其他各领域的叙事。成果的史学视野覆盖了我国专业音乐创作的各种艺术形式,数量多达上千首(部),内容涉及时代背景、创作过程、形式特征、表现手段、社会影响、美学评价等各个方面,并附列乐谱片段151例,图片676帧,翔实地展现了百年来中国音乐创作的发展样态。同时,把目光投向不同时期有突出艺术成就,或有广泛影响的中国作曲家群体和个人,从萧友梅、赵元任、刘天华、聂耳、冼星海、贺绿汀、马思聪、朱践耳、马可、刘炽、王西麟、陆在易到成长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五代”作曲家。对他们所处的特定时代、社会氛围、文化传统、风格成因、艺术贡献等详加评析,深入透视百年中国音乐的发展轨迹。成果以大量事例无可辩驳地证明,一部20世纪中国音乐史,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及其在我国音乐实践中的运用史和演变史。

 

140023   比较艺术学  (著作)李倍雷(东南大学)、赫云(东南大学)  

 

第十四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比较艺术学”在中国乃至世界是一个前沿性的学科,在世界范围还没有建立起比较艺术学的学科。2011年艺术学独立为13大学科门类的同时,也需亟待建立“比较艺术学”,完善中国艺术学的科学建设,以适应我国艺术发展。该成果基本观点:批评19世纪德语圈把“比较艺术学”作为“体系性艺术学”建立的一个过程的观点,同时针对国外“比较艺术学”实际上是造型艺术的比较,基于艺术学理论基础上所作打通所有艺术门类的比较艺术学的学科架构,并提出比较艺术学是独立的学科的观点,而不是作为“体系性艺术学”的过程。该成果基本内容:1、比较艺术学的历史与发展论,2、比较艺术学本体论,3、比较艺术学方法论,4、比较艺术学视域论,5、比较艺术学类型论,6、比较艺术学范例论,7、比较艺术学思潮论,8、比较艺术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140024   《韩熙载夜宴图》图像志考  (著作)张朋川(苏州大学)

 

第十四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存世的《韩熙载夜宴图》有着多种不同的图本,该成果通过《韩熙载夜宴图》系列图本的图像比较,理清不同图本的时代序列,阐明不同图本的文化背景,研究不同图本的图像差异,揭示延续六百多年不同图本的文化内涵,全面地阐释《韩熙载夜宴图》系列图本比较研究的文化意义。该成果主要内容包括:1、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古代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不同时期的构图模式,从构图模式的时代特征,确定北京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的制作年代为南宋时期。2、深入地研究了粉本的三种传移模写方式,揭示了中国古代绘画运用粉本进行传承和创作的特殊性。进一步论证了北京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是以不同的古粉本组合成的新图。3、总结出中国古代室内陈设的三个发展阶段,西汉中期以前是席地跪坐和以主席丸中心;西汉晚期至唐代是多种坐姿共存和以枰榻床为中心;垂足而坐和以桌椅为中心。4、从绘画技法的角度阐明中国工笔重彩的发展过程。5、系统地整理了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的人物造型,阐明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的不同特征。6、收录了存世的《韩熙载夜宴图》的九种图本,研究了不同时期的图像的发展变化,认为是各时期不同的时代背景和风尚变化的结果。

 

140025   中华民国专题史(18卷本)(著作)张宪文(南京大学)、张玉法(台湾中央研究院)

 

第十四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970年代之后,海峡两岸开始重视民国史研究。随着政治环境的日益宽松,加之两岸历史学者二十余年的学术交往,已在一些民国史的重大问题上观点渐趋一致,并在双方合作中求同化异、求同存异。该成果采取专题性的体例,以近代中国人民不断追求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现代化社会奋斗历程为主线,论述范围涵盖1912年至1949年之间的中华民国的政制、政党、军事、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城乡发展以及海外华侨、中外关系等方面的历史。形成对中华民国连续性、复杂性、曲折性历史的科学认知和共识。《中华民国专题史》(18卷)目录:《从帝制到共和:中华民国的创立》《文化、观念与社会思潮》《北京政府时期的政治与外交》《国民革命与北伐战争》《国民政府执政与对美关系》《南京国民政府十年经济建设》《中共农村道路探索》《地方政治与乡村变迁》《城市化进程研究》《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抗日战争与战时体制》《抗战时期的沦陷区与伪政权》《边疆与少数民族》《华侨与国家建设》 《台湾光复研究》《国共内战》《香港与内地关系研究》《革命、战争与澳门》。

 

140026   后汉书稽疑(上、中、下)(著作) 曹金华(扬州大学)

第十四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后汉书》(含《续汉志》)120卷,南朝宋范晔撰,传刻脱误较大。1965年成书的中华书局“二十四史”点校本,亦未能达到“面貌全新,校勘精良”的预期效果。2007年复启动“二十四史”修订工程,提供广泛有效的学术支持,继续配套出版了“二十四史校订研究丛刊”,该成果即为新出之一部,属于考据学范畴,其基本观点是“考竟源流,发覆求真”,即以实证为要旨,通过“振叶寻根,深中肯綮,抉择幽隐,校计毫厘”,使文献资料鼎故革新,为历史的深入研究提供历久弥新的能源。成果篇章结构仍据《后汉书》分为120卷,对各卷正文、注释和《校勘记》皆作全面系统的考校。体例仿《廿二史考异》、《十七史商榷》,即对作者认为错误的地方,列出条目,括明页数行数,然后通过自校与他校的方式,辨明是非,得出结论;暂时不能得出结论的,则指出其异,以俟后人考证。共成札记8500余条,125万余字。

 

140027   赋税甲天下:明清江南社会经济探析(著作) 范金民(南京大学)  

 

第十四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全面探讨以赋税为中心的江南社会经济,富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参考价值。该成果以社会经济、社会生活和商帮贸易为中心,收录论文22篇。主要内容包括:自六朝到清中期江南传统经济总体上持续发展,但其发展途径和形式前后不断变化;江南重赋的来由在于朱元璋的政治举措,而重赋征收的实现,仍赖一系列配套措施;清代江南农业经济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商业性经营特色明显,严重依赖商品市场;清代江南官营织造的生产方式实际只是“买丝召匠”一种,其实际生产量,档案中留有大量数据;江南棉布加工字号主要由徽州商人开设,其数量达近百家,每年加工棉布达十几万匹之谱,字号与踹坊工匠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雇佣生产关系;江南宗族义田真正发展是在清代,是主佃关系日益紧张、地权变动日益频繁的产物,而义田捐献者的身份和地域分布充分反映出江南宗族义田的特征;南京城市经济发展与政治趋向相一致,呈现出清晰的三个阶段,各呈特色,苏州城市社会经济到清中期臻于高峰,江南市镇分布是随各地的自然地理和经济结构各不相同;江南士人由明入清表现出迥然不同的行为方式;清初江苏大范围升州析县,主要基于赋税征收和政绩考成;会馆公所有地域性和行业性两大类,会馆的基本功能不独社会意义,而更具经济意义;清前期对日贸易的兴衰,取决于销场日方一侧;无锡商帮兴起较早,江浙海商殊少人注意,但极为活跃,洞庭商帮的兴起、活动地域与经营行业等,特点极为清晰,各地商帮在江南的竞争极为激烈,徽州商帮注重乡邦救助,其慈善设施最多最全,富有特色。

 

140028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通史(4卷本)(著作)公丕祥(南京师范大学)、龚廷泰(南京师范大学)总主编;蔡道通(南京师范大学)、程德文(南京师范大学)主编

 

第十四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该成果系统地研究了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形成、发展和丰富的历史过程,反映了从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到马克思主义法学在苏俄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发展的理论全貌。全书共四卷。第一卷深入考察了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着力阐释19世纪马克思主义法学形成和发展的革命性意义。第二卷主要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在苏俄的运用与发展问题,着重研究列宁法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深入阐述列宁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强调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斗争中,深刻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律学说,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第三卷考察了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不断发展的思想历程,指出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伟大进程,先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从而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新发展。第四卷主要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将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作为《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通史》的有机组成部分。

 

140029   天学与法律(著作) 方潇(苏州大学)

 

第十四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学界对中国古代“法律则天”原则有着普遍共识,但基本无有“具象”的“则天路径”的揭示,或完全背离了中国古人“神灵之天”的主流语境。该成果力图“具象”揭示古代法律到底如何“则天”的本源性路径问题,对“法律则天”进行全面认知,更理性认识“天”对古代法律的制约意义。该成果基本观点:法律的具体则天主要通过“天学”的若干理论层面展开实践:在星占学下,无论立法、司法、修法等都体现对天象的直接或间接模拟;阴阳五行说通过明阴阳、辨五行对天象进行物质化解构而领悟天意天道,从而决定王朝法治路线抑或德治路线的选择;不同的天命观决定着统治者不同的法律价值观,商周之际天命观的变革,使得法律价值发生了革命性转变;历法不仅本身是为时间大法,而且决定了一般“法律时间”的设置和执行;古代刑罚的运行乃至基本设置,均追寻着由上天借助天象而铺就的路径。另一方面,为求本源性则天路径的畅通,统治者又运用法律对“天学”进行竭力垄断和保障。篇章结构: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有关天学释义及其评价”/第三章“天学与法律关系之哲学基础”/第四章“星占学下的法律模拟”/第五章“阴阳五行学说与法律路线选择”/第六章“天命与法律价值革命”/第七章“历法法意与法律时间”/第八章“天学与刑罚”/第九章“天学禁脔与法律保障”/第十章“‘作为法律资源的天空’意义”/第十一章“结语”

 

140030   论诉权的人权属性——以历史演进为视角(论文) 吴英姿(南京大学)

 

第十四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诉权理论研究是民事诉讼法学界恒常主题,近年来也成为宪法、法理学理论研究热点。诉权理论的突破将为司法改革、民事诉讼法修改完善提供基本理论框架。该成果基本观点:诉权被认为来自罗马法上的“actio”,但罗马法上的诉权其实是类型化了的诉讼程序,是特定主体在特定条件下被许可运用的特权。不同的诉权是实现不同诉求的程式(仪式)。私法诉权说完成了诉权的权利化改造。公法诉权说将诉权从私人之间的关系上升为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实现了诉权观念的革命。二战后,新自然法学与人权理论的繁荣为诉权人权论的浮现提供了理论基础。程序正义理论,特别是法律程序主义让诉权人权论走向成熟。以诉权人权论为基础构建的司法结构,是一个要求充分尊重诉权的主体地位、包含诉权与审判权商谈机制的结构。诉权的人权性质使得诉权具有绝对性,不得为诉权的实现附加条件。诉权不可放弃,放弃诉权的契约没有诉讼法上的效力。诉权不可否定,只能经行使而消耗。在诉权人权论下,民事诉讼目的当确定为“公正解决纠纷”。

 

140031   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著作)周晓虹(南京大学) 

 

第十四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文化反哺现象最早现于1980年代,作者是这一本土概念的创用者。这一概念也成为人们研究代际关系的一个常用概念。该成果既延续了西方社会学界对“反向社会化”现象的实证研究传统,也开创了用本土概念来解释中国经验或中国体验的新方向。获得了中国社会科学界和教育界的广泛使用,在论述当代中国社会的代际关系时已经成为一个流行概念。充分表明了在当代中国这样的急剧变迁的社会,年轻一代在价值观、行为方式乃至器物使用的诸多方面已经成为年长者的人生“导师”;或起码影响到年长一代的行为选择。该成果包括10章50万字。第1-2章讨论了“文化反哺”的概念和理论背景、中国社会代际关系的流变,以及本研究的基本方法;第3-5章分别从价值观、行为模式和器物使用三个方面,讨论了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影响;第6-8章分别从社会变迁、同辈群体和大众媒介三个方面,分析了文化反哺产生的背景或根源;第9章讨论了文化反哺的社会影响或后果;最后,第10章借文化反哺现象深入讨论了国家、社会与代际间的复杂关系。

 

140032   城市化理论重构与城市化战略研究(著作)张鸿雁(南京大学)等  

 

第十四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中国正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但是还没有形成完整而有系统的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本土化城市化理论。该成果根据中国特殊国情,对中西方城市化理论,特别是某些传统的城市化理论进行了批判性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城市化理论和主张:1.多元结构型城市化理论与发展战略的主张;2.适度紧缩城市化理论与战略的主张;3.循环社会型城市化的理论与战略的主张;4.以大城市为主导的差序化地域格局城市化理论理论与战略的主张;5.县域城乡空间一体化理论与战略的主张;6.新中式城市化空间形态理论与战略的主张;7.“城市文化资本”再生产型动力理论与战略的主张;8.以充分就业为前提的幸福城市化理论与战略的主张;9.嵌入性城市化发展定位理论与战略的主张;10.全球城市价值链高端介入理论与战略的主张等。成果分为十章,一是城市化基本理论分析与批判;二是本化城市现代化特色:从小康社会到城市社会;三是省域城市化理论与实践;四是中国大城市发展道路反思;五是县域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六是本土化城市化理论与城市形态建构;七是城市文化资本再生产理论;八是多梯度城市化理论;九是嵌入性城市结构关系;十是本土化城市理论的顶层设计。

 

140033   中国新闻法制通史(6卷本)(著作)倪延年(南京师范大学)总主编;王继先(南京师范大学)、薛传会(南京师范大学)、张晓锋(南京师范大学)、王桂平(南京师范大学)、李歌(南京师范大学)   

 

第十四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该成果是国内第一套多卷本的中国新闻法制通史。全书6卷8册。共557.1万字。第一卷“古代卷”由5章组成。深入研究和叙述了中国古代新闻法制从起源、萌芽、发展、成熟并完成近代化嬗变的历史过程;第二卷“近代卷”由6章组成。研究和叙述了“中华民国时期”(1912年元旦到1949年10月1日前)间中国新闻法制发展和变化历程;第三卷“当代卷”由5章组成。研究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年前中国新闻法制发展的历史进程。第四卷“港澳台卷”由7章组成。在第一章“外人占据前港澳台地区的新闻法制”后,分三个板块分别研究和叙述了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台湾地区在外人占据时期和回归祖国以后的新闻法制发展历程。第五卷“史料卷”(2册)。其中“史料卷”(上)由4编组成。分别收录了中国古代新闻法制史料、中华民国时期的新闻法制史料、外国租界当局及汉奸政府的新闻法制史料、外人占据时期港澳台地区的新闻法制史料以及近代新闻法制阶段的红色新闻法制史料;“史料卷”(下)由2编组成。分别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1949.10-2009.9)和回归祖国后香港(1997-2009)、澳门(1999-2009)和台湾地区(1945-2009)的新闻法制史料。第六卷“年表索引卷”由2册组成。其中“年表”分册以本书内容为主体参照相关新闻史著作中记载的与新闻法制发展直接相关的社会政治事件、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新闻法制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及重要新闻法制的内容要点等知识信息单元为收录范围的参考工具书;“索引”分册是把正文、史料和年表中具有检索意义的人物、报刊、法令法规、重要文件、事件、机构、文献、专用名词及年代(年号)等信息为单元,按照标目的汉语拼音顺序编排的检索工具。

 

140034   中国编辑思想史:全三册(著作) 吴平(武汉大学)、钱荣贵(南通大学)主编 

 

第十四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中国历代典籍的编辑思想是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但长期以来相关成果寥若晨星。该成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挖掘和总结我国数千年绵延不绝的编辑思想,揭示其发展脉络和演化规律。全书167万字,以时为序,分上中下三卷,凡十章。上卷:上古至魏晋南北朝,中卷:隋至宋元,下卷:明至民国。该成果基本观点:1.编辑思想不仅客观存在,而且特别丰富,只是潜藏在典籍背后,不易被发掘,不易被提炼,不易被描述。通过系统挖掘,深度诠释,甚至合理构建,这些思想仍可被激活,仍可释放出往日光彩;2.编辑思想是外源文化不断“内化于心”的产物,编辑思想“外化于行”即为编辑活动,“固化于物”即是编辑成果(典籍)。这样一个内化、外化、固化的过程,构成了整个编辑活动的全息图景。该成果观点创新之处在于:1.编辑思想是编辑活动的灵魂,将直接影响典籍的编辑体例、编辑方法和编辑风格,决定典籍的品质优劣和价值大小。2.典籍是民族文化基因承传的重要载体。3.中国编辑思想史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坚持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140035   面向知识服务的知识组织理论与方法(著作) 苏新宁(南京大学)等

 

第十四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大数据时代,人们迫切期待信息服务部门能够从杂乱繁杂的数据中提取出解决问题的知识,以服务于大众。该成果主要观点包括:知识组织就是对知识的整序,不同的知识需求对知识整序的要求不同,不同的知识服务形式对知识整序的方法也不相同。当用户希望从复杂的知识关系中寻求规律、探究隐藏在大量知识中的未知知识时,需要知识组织能够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呈现出来、知识间的语义联系建立起来;当用户想得到某一方面知识或某一类知识时,就希望知识组织能够借助某些技术将知识分门别类聚集起来;当用户希望了解某些领域的知识体系时,同样期待具有组织知识体系的工具来架构知识;当人们要求在阅读过程中即时获得知识帮助时,就要求知识组织能够将文本中知识点和知识库相链接;当用户希望借鉴他人对信息获取的经验时,就需要能够将用户对信息采集的相关行为知识组织起来等等。篇章结构:第一章探讨了知识服务的类型和对知识组织的要求,第二章阐述了知识组织的科学理论支撑,第三章分析了用户的知识需求,为知识组织的架构与实现提供了依据。如下各章具体分别探讨了知识组织体系;架构了主题词典和分类词表的机器组织结构;通过对实例和关键词语义网的构建等研究了语义网和本体技术的数据组织与应用价值;针对阅读中对知识点的知识需求,研究了动态生成知识连接技术;探讨了引文索引的知识组织;阐述了用户行为知识的组织结构和应用服务;深入研究了关联技术如何应用于知识地图、数据仓库和知识库的技术与方法等。

 

140036   公民身份认同与学校公民教育(著作)  冯建军(南京师范大学)

 

第十四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该成果试图通过研究中小学生的公民身份认同,在理论与实践上构建一种更合理的公民教育体系。基本内容包括:在分析西方各种公民身份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完整公民身份的内涵;同时,提出了适合我国的多元公民身份体系;基于对我国10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2000名学生的调查,了解他们对多元公民身份的认同状况;根据多元公民身份的特质与要求,提出多元公民身份教育的内容,并通过公民教育课程、学校公共生活和民主学校的建设,构建学校公民教育的实践体系,力图从教育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促进中小学生公民身份的认同,培育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公民。篇章结构:全书共分五章,分别是:第一章 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的哲学基础;第二章 当代公民身份的多元化;第三章 中小学生公民身份认同的实证研究;第四章 公民身份认同教育的理论建构;第五章 学校公民教育实践。

 

140037   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办学标准研究(著作) 张新平(南京师范大学)等  

 

第十四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及共创共享,亟需研究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及其办学标准问题。该成果从基本理论、国际比较、历史变迁、现实基础、标准建构及实现路径六大方面对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办学标准展开了探讨,基本内容:第一,深挖了优质学校及其办学标准的内涵,系统分析了办学标准的认识发展。第二,比较研究表明,义务教育优质学校需要重新定位其功能与目的,要重建多元化、特色化、国际化的现代学校制度,重整学校与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及推动优质学校教育内容的“后现代”转向。第三,百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经历了“萌发”、“鼎盛”和“完善”三个阶段。第四,从现实基础看,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集中体现出如下特征:一是突显了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时代主题;二是彰显了办学的“人性化”取向;三是强调了办学条件和行为的“基本性”;四是突出了办学条件和理念的现代性。第五,在标准建构上,创新性地构造了一个“四维度三层面”的新标准体系,由此形成了评量优质学校的40个具体指标。第六,在实现路径方面,概析了中外推进优质学校建设的重要经验,讨论了优质学校建设的“学校改进”路径及其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一种致力于优质学校建设的“欣赏型探究”之新路径。

 

140038   公共交往与公民教育(著作)  叶飞(南京师范大学)  

 

第十四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公共性困境集中体现为学校教育领域中缺乏必要的公共价值资源,缺乏公共生活机制,从而导致了公民教育与公共生活的背离,极大地降低了公民教育的实效性。该成果以此困境为出发点,在借鉴西方公民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的教育背景和本土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了以公共交往生活为基础来重构当代公民教育的公共性内涵的理论思路。该成果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从问题出发,分析和阐述了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公共性困境及其所导致的青少年的公共品格危机。第二章致力于探讨“公共交往”的概念内涵和学术渊源,提出基于“公共交往”来重构当代公民教育的公共性内涵的理论观点,从而为解决公民教育的公共性困境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理论思路。第三、四、五、六章是基于第二章所提出的整体的理论思路,分步提供具体的解决策略。其中,第三章主要是引入“治理”理念,主张发展学校组织管理中的民主交往生活,从而实现学校组织管理的公共性与民主性。第四章探讨了师生交往生活的公共性建构,倡导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公民交往和协商对话。第五章探讨了建构学校公民共同体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主张发展学校团体生活中的公共交往。第六章提出公民课程应回归于交往生活实践,实现公民教育与课堂生活、学校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有机融合。

 

140039   正确认识大学的运行逻辑与学术权力——关于大学“去行政化”的再思考(论文)  龚放(南京大学)

 

第十四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关于大学“去行政化”的讨论已历五年之久,取得了许多共识,但也存在一些争议和误区、盲区。该成果针对与大学运行逻辑相关的热点、焦点问题,借助中外大学治理逻辑的8个案例,提出以下基本观点:1.政府对大学的干预要恰当、适度并“借助学者的手”。强调必须以大学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的方式和特点,来回应社会的、市场的、政府的需求与影响。2.在大学内部运行和治理方面,需要考虑多样需求,多方利益,多种逻辑。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为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服务,应当成为大学运行的逻辑主线。“去行政化”并不意味着排斥、否定行政的权力与行政的逻辑。卓越的大学校长,往往能够娴熟地驾驭行政的逻辑,恰到好处地借助行政的力量,为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创造条件,扫清障碍,提供保证。3.大学校长一定要倾听教授学者的呼声,把握学科发展的趋势,善于凝聚行政资源、运用行政力量,为学术和教育教学的发展做出关键性的、重大的决策。大学校长必须承担学术事务的重大决策。4.讨论了“教授治学,校长治校”的理论依据,提出走上大学治理高层的教授学者需要有一个“大学校长专业化”的过程。5.通过8个具体、鲜活的案例,展开理论阐述和观点辨析,追求理论的明晰都和说服力,同时追求文章的可读性和影响力。

 

140040   学科的境况与大学的遭遇(著作) 王建华(南京师范大学)

 

第十四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现代大学里学科及其知识体系高度制度化和复杂化,以分科为基础的大学和学科已成为“理性的神话”,无论重建大学还是重建学科都是不可能的。该成果基本观点:围绕学科建设这个核心,选择了“学科的境况”和“大学的遭遇”两大主题展开研究,一方面厘清学科以及学科建设的相关理论,尽可能淡化中国特色学科建设的话语体系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将学科建设本身置于知识和大学的双重视角下,尝试以知识的视角来洞悉学科的境况,以大学的遭遇来揭示我们时代学科及学科建设的制度环境。篇章结构:基于知识和大学的双重视角,在篇章结构上,分上下篇,共计十四章。上篇“学科的境况”由前七章组成。包括:第一章学科评估及其理论;第二章学科承认及其价值;第三章重点学科及其制度;第四章学科制度化及其改造;第五章跨学科大学及其建构;第六章知识规划与学科建设;第七章学科建设的新思维。下篇“大学的遭遇”由后七章组成。包括:第八章大学为何出现于西方;第九章真理、科学与大学;第十章知识社会视野中的大学;第十一章知识规划视野中的大学;第十二章知识产权视野中的大学;第十三章学术—产业链与大学的公共性;第十四章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

 

z6尊龙旗舰厅

z6尊龙旗舰厅

网站地图